层层包裹,核结构清晰明显。色彩艳丽,自然天成。这发现于澄碧湖畔的石头甚是眨眼,而且不止一块。
见到它,自然想到化石这个概念,万年前的蛋类、河蚌类等闪过脑海。黄伟兴还说是火山爆发的火灰,如是蚌类他将拿回去今晚弄千年大餐,之后他发来短信说这石头在网上查不出名堂要我给他一个答案。
蛋结构石头
化石可只是停留在这两个字的字面上而已。
其实,化石的辨别不是那么简单。 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大直径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长径超过50厘米。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恐龙蛋化石可呈窝状产出,排列有序。例如:在中国河南省西峡地区,每窝恐龙蛋化石一般有几个至30几个,甚至更多,已发现一窝恐龙蛋化石最多达79个。在一块50厘米见方的石盘上,嵌有一个恐龙骨骼化石和3个恐龙蛋化石,实属举世罕见之珍宝。恐龙蛋化石一般可呈黑、黄、青、灰、褐、红等不同的颜色。其形状扁圆如胆,俗称石胆,看上去像倒扣的龟盖。它的表面有一层指甲厚、略带线纹的光洁皮壳,敲一块皮壳拿至鼻前可闻到一股淡淡的鱼腥气味。中国河南省西峡地区,恐龙蛋化石的最大直径为18厘米,最小直径为3厘米。
石结核是由不同矿物在形成的过程中产生聚集形成类似结核状矿物体,一般包涵有不同的矿物质。石结核。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块石头,在滚动过程中粘上了松土,后由于地质运动和挤压形成类似蛋的结构。石结核的形成多是在河流中完成,它的形状确实有点像鸡鸭蛋,这才有人将它想像为恐龙蛋化石。
蛋壳
真正的恐龙蛋化石的蛋壳比较疏松,裂纹排列较密,跟一般鸡蛋破裂的形状相似,用手指轻轻撮下,很容易变成粉末状。而这两颗石块表壳裂纹很大,摸起来很硬,跟恐龙蛋化石相差较远。这个石蛋并非蛋化石,而是石结核。其形成的原因是远古时代的一块石头,在滚动过程中粘上了松土,后由于地质运动和挤压形成类似蛋的结构。石结核的形成多是在河流中完成,它的形状确实有点像鸡鸭蛋,这才有人将它想像为恐龙蛋化石。而石结核与恐龙蛋化石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没有蛋皮组织结构,而后者表面有层坚硬的壳。
另一蛋石
据了解,广西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陆续有恐龙化石出土,但恐龙蛋化石至今仍没有发现。如果广西能发现恐龙蛋化石,则可填补广西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还将是生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