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中的中药可能也是极其稀有不常见,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家乡那些常见的草,大多数都被用来喂养家畜或者铲除了,中药很常见那些上好的中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知罢了,到底有哪些野草是中药呢?你认识几个呢。
1. 车前草

车前草是利水渗湿中药,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常见于山野路旁,花圃或菜园和河边湿地。春季或夏季采集幼苗及嫩株,洗净后用开水烫熟凉拌,或快速煸炒皆可。
2. 蒲公英

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婆婆丁,是温带至亚热带常见的一种植物。蒲公英多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河滩及旷野中。蒲公英可入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挖其嫩幼苗,开水烫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风味具佳。
3. 苣荬菜

苣荬菜也叫苦麻子、苦菜、苦苣菜、败酱草等。生于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河边砾石滩等地。苣荬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法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将苣荬菜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用清水洗去苦味,挤干水切碎凉拌,或做馅儿包包子也不错。
4. 野蒜

野蒜又名薤白、小根蒜、野葱、菜芝、小根菜等。生于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传统中医学认为薤白具有温补作用,可健脾开胃、助消化、解油腻、促进食欲。对体弱者野蒜可润中补虚,使人耐寒。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腊肉、炒鸡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5. 灰菜

灰菜,又名藜、野灰菜、灰蓼头草等,喜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春天采集粗壮嫩绿的幼叶,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
6. 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蚂蚱菜)、马齿草、五方草、长寿菜。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水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7. 榆树钱

榆树钱又叫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医书称榆钱有补肺、止渴、敛心肺之神效,还可增强胃肠功能,是食欲不振、失眠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榆钱糕:把洗净的榆钱跟面粉、食糖或食盐配在一起,做成蛋糕状,放入笼屉中蒸15分钟,香糯宜人。
看完之后,有没有被震惊到,在家乡路边常见的草却又如此大的功效,野草其实也是宝,生活中最普通的,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